“爱惜骨骼,守护未来”是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主题。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老年人的隐形杀手。据福州中德骨科医院介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0%,尤其女性甚至高达70%,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中35%来自骨折,而这其中多数都是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骨质疏松该怎么办?又该去哪里治疗?
骨质疏松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必须借助骨质疏松风险评估工具来判断。根据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推荐,采用OSTA可以计算出人体的骨质疏松风险级别。
公式:(体重kg-年龄)×0.2
骨质疏松风险级别OSTA指数
低>-1
中-1~-4
高<-4
从这个公式能看得出来,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的几率也在增加。
骨质疏松是怎么发生的?
皮肤衰老会留下皱纹,血管衰老会留下血管硬化及斑块,大脑的衰老更会让我们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而骨骼的衰老表现就是骨质疏松。如果一个馒头变成了桃酥,中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就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骨质疏松。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张聚明主任说,馒头可以不坚硬,但掉在地上不会碎,可桃酥就不一样了,一碰即碎,就如同打喷嚏、咳嗽等轻微的动作,都能让骨质疏松的人随时发生骨折。
可是,“馒头”为什么会变成“桃酥”呢?据张聚明主任介绍,骨骼是活的,它每天都要推陈出新,新老交替。们的骨骼看似不动,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拆了建,建好了拆,让我们的骨骼始终保持在较新鲜的状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制造骨骼的成骨细胞开始消极怠工,破坏骨骼的破骨细胞依然不懈努力。一个不建了,一个还不停地拆,钙“银行”的收支自然也就不平衡了,就会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年纪增长与激素变化带来的自然衰老正是骨质疏松的 风险因素。
当你发现它,可能为时已晚
骨质疏松的表现症状隐匿而不典型,疼痛、驼背、身高变矮、非暴力性骨折(脊柱、髋部、腕部、肋骨)等都是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质疏松往往来时静默,埋没在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要命”的疾病之中,等真正有感觉的时候,它可能已经与其他疾病互相“促进”,更深入地侵害到了健康。因此,了解骨质疏松的症状,及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对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这些人群需要及时做骨密度检查:
下列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应尽早进行骨质疏松筛查:
1.年龄: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尤其是女性65岁和男性70岁以上,即使无其他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也应去医院进行骨质疏松筛查)。
2.性别:月经初潮延迟、过早闭经或因卵巢切除致雌激素低下的女性。
3.遗传:有骨质疏松或脆性骨折家族史者,遗传因素起70%~80%的作用。
4.饮食:长期偏食、低钙饮食、营养不良者。
5.消瘦:体重指数(BMI)低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
6.生活习惯:酗酒、大量吸烟、长期饮咖啡、浓茶、缺乏日光照射等。
7.药物: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巴比妥、肝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者。
8.疾病: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糖尿病等)、营养代谢性疾病、肾功能不全、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肝病者。
9.缺乏运动者:如长期卧床、习惯久坐的人。
10.既往有脆性骨折(即轻微外力导致骨折)史者:其再次骨折率比正常人高。
防治骨质疏松
从生活方式和“补”双重入手
“防治骨质疏松,应该从调整生活方式和合理补充骨健康基本补充剂两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尽量保持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适当户外活动和日照,常做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项目;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是否有增长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如何正确补充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呢?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是获得理想骨峰值,维护骨骼健康的适宜剂量,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400mg,所以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mg。钙摄入可减缓骨量的丢失,改善骨矿化。
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钙剂选择要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高钙血症时应该避免使用钙剂。此外,应注意避免超大剂量补充钙剂潜在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骨质疏松治疗的常用药物维生素d,双膦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类、甲状旁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类、锶盐、维生素k等。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
骨头是人身上较坚强也较脆弱的地方,那么对于骨科方面的疾病如何联合用药你知道多少?
如果您还有其他的疑问,随时咨询我们,咨询电话:0591-86251881.福州中德骨科医院感谢您的信任。
地址: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 版权所有: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急诊电话:0591-86251881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不做诊疗依据,详情以咨询在线医生为准!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16013431号-1
(闽-榕)医广【2024】第01-2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