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微信二维码

中德骨科官方微信

常用医学影像检查对人体有没有伤害?
作者:福州骨科医院  阅读次数:137

  常识题

      看病时,医生会推荐一些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以便更好的进行诊断。

      这些检查有辐射吗?辐射剂量大吗?


  你知道这些是什么检查项目吗?

      B超-无辐射

      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探测器官内的结构,然后在成像仪上显示出来。你知道超声波吗?我们人类说话的声音成为声波,人可以听到的声波频率一般在20Hz~20000Hz,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值就听不到了。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所以人是听不到的。那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可以把超声波当作平时说话的声音了。你说,说话有辐射吗?

      X光-低辐射

      医学中涉及到X光检查较常见的是胸透和X光片。它们的原理大致是:医生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来观察人体内的组织器官是否异常。X射线具有放射性,其危害跟剂量有关,人体接受的剂量和时间超出一定的值,就会对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X光片相当于拍照,时间短,1次剂量约0.2mSv;X胸透相当于录像,时间长,1次剂量约1.1mSv,两者剂量相差非常明显。所以,为了减少X放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健康人群在常规体检、门诊检查中很少会用到胸透,基本都是X光拍片。

      医学上用到的X光设备的风险系数都有严格的规定,属于人体安全范围。但是,这种安全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处在安全范围就能滥用,我们就能频繁X光检查。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CT-较高辐射

      CT是利用X光分层穿过人体,之后通过电脑计算后二次成像,就像把一个面包切成片来看。因为能将组织分层显示,所以扫描出的画面非常清晰。但是,你要知道图片的清晰度与使用的放射剂量有直接关系,剂量越多,扫描出来的图片质量越清晰。当然,当剂量加到一定程度时,图片质量又会开始变差。

      所以,工作人员需要非常科学地控制剂量,不能为了图片质量而损害受检者的健康,要在尽可能低剂量情况下为受检者扫描出较清晰的图片。

      总体上,相比X光,CT是一种较强辐射的检测手段。

      PET-CT-较高辐射

      PET-CT可谓是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是PET与CT的完美结合: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

      但PET-CT的放射剂量比CT高,香港大学放射诊断学系系主任Pek-LanKhong教授等研究者采用了三种目前主流的PET-CT仪器,结果显示其辐射剂量在13~32mSv之间。PET-CT一般用于临床诊断,让健康人接受PET-CT扫描绝对不是好的医疗实践。

      这是X光、CT、PET-CT不同器官的剂量使用表

  ↓↓↓

      核磁共振-无辐射

      磁共振成像(MRI)以前也叫核磁共振成像,但这“核”可不是核武器的核,而是氢原子的核在磁场环境中因产生共振而成像,所以后来医院怕大家误会就改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非常复杂,磁共振仪在工作时,会在人体周围产生一个超强磁场,接着向人体发射电磁波。它是利用磁场与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内进动的氢核(即H+)发生章动产生射频信号,经计算机处理而成像的。

      电磁波对人的辐射危害极小,甚至都比不上你出去晒太阳时紫外线对你的伤害。所以,核磁共振是个非常绿色的检测设备。

      现在大家对我们常用的几种检查手段是否存在辐射有基本认识了吧!较后来看看怎样选择适合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吧。

      怎么选医学影像学检查?

      骨骼病变:首先查X光平片,细微骨折可查三维CT,其他病变CT、磁共振(MR)各具优势。

      关节外伤:平片首选,软组织损伤首选MR。

      脊椎、椎间盘、脊髓疾病:首选MR,其次是CT。

      颅脑病变:外伤及急性脑出血,首选CT,急性脑梗塞首选MR,其余疾病建议MR检查。

      胸部疾病:乳腺疾病首选超声及钼靶,肺部疾病首选胸片,细致观察建议做CT。

      腹部、盆腔疾病:实质脏器首选超声,必要的进一步做CT及MR确诊。胃肠道疾病建议CT进行定性及分期,子宫附件及前列腺病变首选MR。

      心血管疾病:急性胸痛首选CT造影(CTA),其他首选超声,大血管病变CTA更精准。

      全身肿瘤性病变:骨转移首选ECT,鉴别肿瘤性质、查原发灶、肿瘤转移情况,疗效评估首选PET/CT。

微信二维码

地址: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 版权所有: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急诊电话:0591-86251881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不做诊疗依据,详情以咨询在线医生为准!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16013431号-1

(闽-榕)医广【2024】第01-25-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