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作为一项简单易行的运动,深受大众喜爱。
但近年来,“跑步伤膝”的说法逐渐流传,甚至有人宣称“越跑步,膝盖越废”。这种说法究竟是科学依据还是危言耸听?
跑步与膝盖:是敌是友?
国际权威医学期刊《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曾发表研究指出:长期科学跑步的人群,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而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高达10.2%!
这说明,正确跑步不仅不伤膝,反而能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促进软骨代谢。但以下情况确实可能损伤膝盖:
超负荷运动:每天跑10公里、盲目追求配速、忽视休息,会导致关节软骨反复磨损,引发炎症。
体重超标强行跑:体重每增加1kg,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增加3-4倍!BMI>28的人群,跑步可能加速关节退化。
姿势错误或装备不当:如“膝盖内扣”“大步幅跺地”、穿不合适的跑鞋,都会增加关节负担。
膝盖疼痛≠骨关节炎
跑步后偶尔膝盖酸胀,可能是肌肉疲劳;但若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骨关节炎风险:
✅ 关节持续隐痛,休息后不缓解
✅ 晨起僵硬感超过30分钟
✅ 活动时关节发出“咔嗒”声
✅ 关节肿胀、变形
有关节炎,还能运动吗?
可以!但需遵循“低冲击”原则:
➤ 推荐运动:游泳、骑自行车、椭圆机、太极拳
➤ 避免动作:深蹲、爬楼梯、跳跃、长时间屈膝
➤ 疼痛急性期:冰敷+休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支具或药物
骨关节炎如何治疗
物理治疗
超声波疗法:利用高频声波的生物效应,改变患处的化学环境,使组织产生并释出抑制疼痛的化学物质,同时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及传导。
红外线疗法:利用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作用于人体,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治疗肌肉紧张和僵硬。
艾灸: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加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关节局部肿胀消退。
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部位或穴位,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治疗骨关节炎所引起的疼痛、肿胀、关节僵硬等症状。
中药熏蒸:中药借助热力,经皮肤直接作用于患部,通过药物和热力的作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扩张皮肤微小血管,加速局部组织对药物的吸收。
微创治疗
关节灌注:冲洗关节腔,清除其中的炎症介质、磨损碎片和代谢产物,同时提供润滑和营养,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玻璃酸钠注射:玻璃酸钠是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软骨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可以为关节软骨提供营养物质,有助于软骨的修复和再生。
PRP疗法:PRP中的生长因子在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可以刺激软骨细胞和其他软组织细胞的增殖、分化,加速关节软骨的修复。
中医小针刀:通过对病变部位进行切割、剥离等操作,达到松解粘连组织、降低局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关节镜微创:一般在关节部位打开一个微小的创口(绿豆大小),然后将关节镜通过创口放入关节内,在关节镜的观察下,对关节内的病变组织进行切除、清理或修复。
骨科疾病特色治疗技术
关节镜微创
主要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器械来观察关节腔内的病变结构。这种器械的直径大约在五毫米左右(绿豆大小),是一种光学器件,通过显示器,将关节内的病变结构在监视器上显示出来,从而能够观察到关节内部的结构并且进行相应的治疗。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工作机制,率先倡导关节颈肩腰腿痛“一站式阶梯治疗”服务模式,打破传统学科壁垒,采用跨学科联合诊断方式为关节颈肩腰腿痛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诊疗,既能帮助患者尽快明确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原因,又能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尽最大努力避免患者盲目就医、折返就医、过度就医、跑腿就医,减轻患者身心负担和经济负担,有效改善就医体验。
在“一站式阶梯治疗”过程中,首(主)诊医生将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运用“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机制,全面调动骨科、微创科、疼痛科、康复科、内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多个优势学科,随时响应、实时互动,通过各学科专家的“组团式”会诊服务,细化分工协作,确保诊疗过程既有学科联动,又各有专攻,坚持“能简单,不复杂;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开刀”的治疗理念,打造“患者不动医生动”的人性化就诊流程,秉持“看一个病人,树一方口碑”的发展理念,一次性将患者疾病诊治问题集中解决。
关节颈肩腰腿痛 一站式阶梯治疗
*多学科联合会诊
明确诊断,避免盲目就医
*一次性集中解决
一站解决,避免折返就医
*阶梯式诊疗模式
经济高效,避免过度就医
*患者不动医生动
以人为本,避免跑腿就医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和图片、视频源于网络
2.部分图片和文字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3.本文如无意侵犯了某方的知识产权,告知即删
*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
地址:福州市六一北路171号 版权所有: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急诊电话:0591-86251881 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声明:网站部分内容及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不做诊疗依据,详情以咨询在线医生为准!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16013431号-1
(闽-榕)医广【2025】第02-12-06号